许多父母常反映:「宝宝不喝奶,长不大怎么办?」、「孩子一看到食物就转头,很怕他营养不良。」当孩子对「吃」这件事兴趣缺缺时,父母必须找出孩子厌食的原因,再根据症状给予适当的喂食方式,让孩子重拾对吃的兴趣。
厌食意指没有食欲,对任何食物都提不起兴趣。大多数有厌食症状的孩子是因为不喜欢吃,因此,看到食物就会躲开,即使父母勉强喂食,也必须花很多时间才能达成,有时甚至会吐了出来,常让父母非常伤脑筋,当出现这类情形时,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的每日进食量,若发现不到原来的一半,并且已经持续1个月以上,便要开始追踪检查,以揪出厌食的原因。
基本上,厌食常见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厌奶期、便秘、胃食道逆流等状况所引起的生理性厌食,另一种则由感冒、肠胃炎等疾病所造成的病理性厌食,以下分别做说明。
常见于生长发育期。
孩子会出现生理性厌食的原因与生长发育过程有关,当孩子刚出生时,由于对外在环境不熟悉,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满足生理需求,包括饮食与睡眠。但随着年龄增长,便会开始对外在充满好奇,此时对孩子来说,一成不变的饮食没有新意,容易产生厌食的状况。
出生后的宝宝在前3个月左右,由于认知系统尚未发展完全,通常会专心的喝奶,不太会有厌食问题。到了4个月时,因为开始发展出好奇心,对外在事物都感到新鲜,喂奶时便容易分心,宝宝不再会一口气将奶喝完,可能喝一会儿就停下来观看周遭事物,甚至周遭出现声响时就会停止吸奶,这种状况正是俗称的「厌奶期」。
改善对策
当宝宝出现厌奶的状况时,父母可以选择较安静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环境喂奶,避免宝宝分心,但如果仍出现拒绝喝奶和哭闹,则应先暂缓,待宝饱肚子饿的时候再喂食。原则上,只要一天的总奶量足够即可,不必要求每餐都要摄取到足够的分量。
4个月大的宝宝,已到了可以添加副食品的年龄,父母不妨开始逐步补充副食品,以弥补奶量不足而缺少的热量和营养。初期可于喂奶前尝试给予副食品,此时宝宝会因为肚子饿,对食物的接受度较高,随着进食量增加,再渐进式取代一餐母奶或配方奶喂食。若宝宝调节副食品的状况良好,可将食用时间订为早、中、晚的正餐时段,母奶或配方奶则于早晨或睡前再喂食,为用完正餐的2小时后,让胃有多余的空间进行消化。
父母准备副食品时,应先以全谷根茎类为主,包括米汤、米精、麦精等淀粉类食物,当孩子反应良好,再添加水果泥,之后就加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鸡蛋、肉类等;质地部分也要以流质、糊状、泥状食物为主,再慢慢给予小块到大块固体状的食物,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孩子对于还没有食用过的食物可能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分量必须逐步增加,初期先以小汤匙一口一口慢慢喂食,若孩子出现转头不吃或用舌头将汤匙推出来时,父母不要气馁,这只是孩子的反射动作,并非代表对该食物完全没兴趣,可以于下一餐再进行尝试。
贲门是食道与胃交接处的括约肌,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吃下的食物会从食道进入胃里进行消化,此时即使平躺或没有坐正,胃里的食物也不会逆流至食道,这是因为括约肌发挥了作用。然而,1岁以下的宝宝因为贲门尚未发育成熟且容易松弛,当松弛时,孩子刚喝下的牛奶就容易逆流至食道,导致溢奶情形,当孩子一溢奶,便会觉得喝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进而产生抗拒。
改善对策
建议父母改变喂奶姿势,像是喂奶时将头部垫高,不使其平躺,喂完后亦可先将婴儿抱起来,使其直立,待消化吸收一段时间后,再将孩子放下坐着或平躺,都能改善溢奶状况。一般来说,宝宝在6个月大后,溢奶情况会逐渐改善,若仍会溢奶,甚至吐奶,必须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其他问题影响。
便秘常见于吃配方奶或副食品为主的宝宝。宝宝4个月大之前,主食是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其中,母乳水分多、质地稀,很容易吸收,较不会出现便秘问题;配方奶则因为含铁量较多,粪便较易变硬。若父母发现宝宝的大便开始变硬,或者喂奶时哭闹、拒绝喝奶的情形,应注意孩子是否已出现便秘,尽快找出原因加以改善。
此外,宝宝4个月大起,会逐步摄取副食品,但可能因为水分摄取不足、食物缺乏纤维质而导致便秘,常见症状包括粪便乾硬、没有定时排便、排便过于用力等,当孩子认为排便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就会减少排便次数,导致肠胃道塞满粪便,长期下来就容易引起腹胀不适的情形,进而降低进食量。
改善对策
若孩子出现便秘症状,父母应先观察孩子便秘的主因,若因为水分摄取不足,必须额外补充水量;若摄取的食物缺乏纤维质,宜多补充膳食纤维类的食物,例如:米精或麦精。随着年龄增长,亦要开始给予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减轻便秘情形。
若孩子太晚接触副食品,亦会产生厌食情形。一般来说,喂食副食品的时间为4~12个月大,若父母在9~12个月大才让孩子接触,此时由于孩子的咀嚼能力有限,无法好好嚼碎和吞咽食物,便容易对「吃」失去兴趣,甚至开始拒吃食物。
改善对策
当孩子出现厌食时,父母可先观察孩子的长牙状况,若发现孩子已经长牙,不妨准备质地较浓稠的食物,例如:南瓜泥、红薯泥等,亦能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此外,此时孩子已经发展出自主权,想要自己拿食物,并且自行用餐,不喜欢他人喂食,建议父母采用不同烹调方式,例如:煎,将松饼、红薯饼、蔬菜饼等质地不会过于坚硬的食物煎熟,让孩子自己拿在手上食用,增添食欲。
好发于1岁以上的孩子,此时逐渐不以母奶或配方奶为主食,而是和成人吃相同的食物,就是所谓的「离乳期」。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会自行走路且活动量变大,容易对其他事物感兴趣,吃饭时很容易分心,对食物的接受度也慢慢下降,若没有及时改善,时间一长便会演变成厌食。
改善对策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吃饭的时间没有概念,亦尚未建立餐桌习惯,父母可以先提供一套专属的餐具,告诉孩子这是他专用的餐具,并且要求孩子到了用餐时间就应乖乖坐在餐桌前吃饭。不过,由于孩子的胃容量较小,无法一次摄取太多食物,父母应将一天的食用量分成5次左右进食,也就是除了早、中、晚餐的正餐时间外,在餐与餐之间再添加点心时间,补充热量所需。
若在建立正确的用餐习惯时,孩子仍出现不想吃的情形,建议父母变化餐具颜色、改变食物造型,制作卡通、动物等可爱形状的食物,提高孩子用餐意愿,或者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当孩子累了、饿了,自然就会有食欲。
身体不适。
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或生病时,自然就会出现食欲下降、活动力变差的情形,厌食就是其中一种症状。常见的病理性厌食原因包括感冒、肠胃炎的急性感染,以及心脏病、肾脏病的罹患慢性病,当孩子出现这些疾病时,第一件事就是先处理病理情况,再根据病况给予食物。
婴幼儿常见的急性感染包括口腔疼痛的鹅口疮、急性咽喉炎;鼻塞、发烧、无法换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腹痛、发烧、恶心、呕吐的急性肠胃炎等。
改善对策
急性感染的孩子处于身体不适的状态,通常不会强迫进食,但若出现合并恶心、呕吐、腹泻的情形,由于担心孩子会因而缺乏电解质,故会先给予适量的液体,例如:果汁、稀释过的运动饮料等,让孩子慢慢吸收,且不会感到反胃。当孩子呕吐和腹泻的情况已逐渐改善,父母不妨准备半流质、属于低油料理的粥品,例如:蔬菜粥;孩子吃得状况不错,亦可添加豆腐、蒸蛋、去皮鱼肉等油脂较少的食物,补充蛋白质。
婴幼儿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小儿肿瘤、败血症等,常见症状包不外乎脸色不佳、活动力差、食欲不振、睡眠不稳等情形。
改善对策
针对罹患慢性病的婴幼儿,父母应定期带孩子前往医疗院所检查,观察其病况,并且遵从医师与营养师的指示逐步给予营养,必要时甚至须额外补充高蛋白等营养品,以满足营养所需。
0个回答Q 宝宝厌食应该怎么办呢?
1个回答Q 三岁宝宝挑食厌食咋办啊,是不是
0个回答Q 宝宝厌食怎么推拿?
0个回答Q 怎么对待宝宝厌食!
0个回答Q 宝宝一直不爱吃东西怎么办
0个回答Q 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呢?
1个回答Q 2岁宝宝不爱吃饭咋办呢?每次到吃
0个回答Q 怎么解除宝宝厌食的情况呢???
1个回答Q 宝宝没精神不爱吃东西怎么办啊,这
0个回答Q 宝宝厌食影响发育吗?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