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2017-11-13阅读(118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人的背部是气血循行的主要干道,背部枢纽不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引起许多疾病,背脊气血淤积的时候,通过拔罐可以很好的疏通,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后背拔罐的位置与功效。

风门穴益气固表

5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向下2个椎体即为第2胸椎,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重点做垂线与第2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益气固表,祛风解表,泄胸中热。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穴宣理肺气

6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拔罐功效:清热解表,宣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咳血,鼻塞,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瘾疹。

厥阴俞宽胸理气

7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拔罐功效:宁心和营,宽胸理气。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心俞穴调气血

8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向下第5个椎体,或找到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再向下数2个椎体。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5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调气血,通心络,宁心神。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咳嗽,吐血,盗汗。

137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