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腹部拔罐位置示意图 腹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腹部拔罐位置示意图 腹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2017-11-16阅读(61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人的腹部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重要部位,腹部一旦受凉,就容易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平时对腹部的护理还是要重视的。腹部有很多穴位,在这些穴位拔罐,对于很多疾病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那么下面就来看看腹部拔罐的位置有哪些。

中极穴补益肝肾

1

定位:下腹部正中线,在脐下4寸,仰卧取穴。

功效:补益肝肾,调经止带。

主治:遗尿,小便淋漓不尽或失禁,尿闭,遗精,阳萎,早泄,疝气,肾炎,水肿,膀胱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子宫脱垂。

子宫穴调经助孕

2

定位:下腹部 ,脐下4寸旁开3寸,仰卧取穴。

功效:调经助孕,固胞升阳。

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不孕症等。

关元穴培补元气

3

定位:下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仰卧取穴。

功效:补益肝肾,培补元气,调理肠道。

主治:遗尿,小便淋漓不尽或失禁,尿闭,肾炎,蛋白尿,水肿,遗精,阳萎,早泄,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盆腔炎,带下,子宫脱垂,不孕症,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神经衰弱,中风,瘫痪,体虚衰弱等。

气海穴益气助阳

4

定位: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关元与肚脐连线中点。

功效:益气助阳,调经止带。

主治:遗尿,小便淋漓不尽或失禁,尿闭,肾炎,蛋白尿,水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盆腔炎,带下,子宫脱垂,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神经衰弱,中风,瘫痪,体虚衰弱等。

345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