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原来是这10点导致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原来是这10点导致

2018-02-08阅读(206)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即使在严格地控制了饮食或者按时服药的情况下,血糖还是会有所波动。那么,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解答。

饮食控制不良

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条件。大多数患者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饮食控制,造成血糖波动太大,治疗困难。

一些病人正在忙于社交活动,饮食无节制;还有些病人不接受医生的饮食建议,一味追求特定的药物治疗,急功近利,力争根治,有时因为不正确的治疗延误病情,损害自身。

盲目用药

2

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大误解,认为吃药比饮食和锻炼更有效。其实,在很多2型糖尿病病例中,健康饮食与经常锻炼相结合,无需药物也可以控制病情。

必须服药的患者也有一大误区,即“跟着感觉走”,自己调整用药剂量。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

有些人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只是跟风吃药,有人说好就吃,有人说不好就停。而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应遵医嘱。

监测血糖不规范

3

测血糖前必须洗手,否则有可能虚惊一场。特别是在摸过食物后,因为现在的血糖仪非常敏感,皮肤上沾的糖分会污染血液样本。荷兰学者发现,剥香蕉皮或切苹果之后,88%的参与者其血糖读数比洗完手后测血糖高出了至少10%,乳液和护肤霜也会造成读数不准。

无定期复诊

4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一次化验血糖正常了就认为永远正常,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化验一次,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3409
养生攻略
65
问答
18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