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怎么康复

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怎么康复

2018-08-09阅读(25)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中风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许多人在中风之后都会留下后遗症, 而中医刮痧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有治疗作用,那么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一

1

取穴:

督脉(哑门、天柱穴至腰俞)两侧膀胱经(胸1至骶4)、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太冲。

治法:

用刮痧法配以点揉法。先刮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再刮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然后刮环跳、阳陵泉、悬钟,最后刮髀关、伏兔、足三里,点揉解溪、太冲。用中、轻力度法,直至皮肤灼热,出现痧痕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

中风后遗症。

此法为辅助疗法,常需配合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望康复,同时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得当。应坚持治疗,始能取效。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二

2

取穴:

病在上肢取肩髃、肩贞、中府、曲池、手三里、外关;病在下肢取大肠俞、环跳、髀关、风市、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半身不遂各取上下肢用穴3或4个。

治法:

用刮痧法。按病位取穴,从上而下,反复刮至皮肤出现紫红点为止。手法力度适中,操作范围宜广。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主治:

中风偏瘫或患肢疼痛。

坚持治疗,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若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三

3

取穴:

脊椎两侧各旁开0.5寸和1.5寸,以及手足部内外侧。

治法:

用刮痧法。上肢偏瘫取颈椎和胸1~10以及上肢内外侧,下肢偏瘫取胸8~12,腰骶椎和下肢内外侧;半身不遂全取。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轻到重,用平泻法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点为止。隔日1次,30日为1个疗程。

主治:

中风后遗之半身不遂或上下偏瘫。

若配合山甲白乌散和热熨方外治,效果更佳。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四

4

取穴:

脊柱两侧,肩上区,上肢重点取颈椎至胸1~10及其两侧5行,以及配肩肌三角区、臂前后区、肘弯区、肘下内外侧区、手掌面区、掌背区,下肢重点取胸8~12和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配臀部,股前、内、外、后侧区,膝弯区,小腿内、外、后侧区,足背区及异常部位。

治法:

用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自颈椎至骶4),自上到下,轻刮3行,肩上区1行至皮肤泛红为度作为常规治疗。再按病变部位,上下肢按上法,半身不遂全取。一般配穴取患侧,甚则取双侧。再重点刮治(上肢为颈椎至胸1~10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下肢胸8~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按病变部位刮治配合部位。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主法:

中风后遗之半身不遂或上、下肢偏瘫。

本病为顽固难治之症,难速效,耐心调治缓图,久之必收良效。同时应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笔者多配合其他疗法,如按摩,针灸,药物外治、内治等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为优。

久治县
83
养生攻略
200
问答
17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