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2016-04-23阅读(1044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既能发汗而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下面来看一下香薷的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吧。

祛湿消肿

5

香薷辛散温通,向外能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的水湿,同时又有宣肺的功效,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祛湿消肿,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浮肿等症。

镇静

6

香薷所含的挥发油,还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痉作用。

香薷适宜的人群

7

暑湿感冒的人群

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泻疼痛的患者使用香薷效果好,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

腹痛吐泻的人群

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的人群。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的人群

香薷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

香薷不适宜的人群

8

暑热证

暑热证感受暑热之邪,以恶热壮热,汗出,口渴多饮,心烦头晕,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暑热之邪容易伤津耗气,香薷为解表发汗之品,在此不宜使用,以免汗出过度,损伤津液。

表虚有汗

表虚有汗是指卫外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出现的症候,临床多以汗出不固、恶风为主要表现症状,而香薷有发汗之功,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