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2016-07-04阅读(69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又到炎热的夏季,入伏后人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四肢疲乏、燥热烦渴等不适症状。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伏天的养生知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苦夏”。

什么是三伏天

1

三伏天处于小暑和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

情绪养生

2

三伏天高温酷热,人易动“肝火”,发生“情绪中暑”症状,如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此时养生要注意心态清净,越热越要“心静”,避免情绪刺激。

饮食养生

3

多吃防暑湿食物

三伏天高温多雨,易使暑湿积聚,引起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不适症状。可多吃燥湿健脾的食物如绿豆、冬瓜、海带、薏仁、芡实等,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

多吃益气养阴的食物

三伏天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除了及时补充水分,还需多吃益气养阴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山药、红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等都是夏日进补的佳品。

宜伏不宜动

4

三伏天人体元气不足,好动易使元气损失,导致外邪入侵而百病丛生。因此这个时节应寡言少语,以养元气。适宜进行的运动有瑜伽、太极等。

老边区
307
养生攻略
174
问答
45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