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太溪怎么找最简单 太溪的作用

太溪怎么找最简单 太溪的作用

2019-04-01阅读(1492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太溪穴名出自《灵枢·本输》,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是肾经经气的汇集地。肾属水,肾水从涌泉出来,太溪就像一个大峡谷,把到达的肾水统统贮存起来,这个穴位是调动肾经气血的重要穴位。那么太溪怎么找简单呢?

太溪怎么找最简单

1

科学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的位置。

快速取穴:

1.坐位或仰卧位,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大约相当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2.坐位或仰卧位,于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间,平内踝尖,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太溪穴穴名解析

2

太,大的意思;溪,溪流的意思。“太溪”的意思是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此穴内物质是然谷传来的冷降之水,到达本穴后,冷降水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而得名。

“太溪”也称“大溪”,“吕细”,“吕细”的意思是形容在此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

太溪的作用

3

太溪是补肾大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有平衡协调阴阳之功,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培元补肾,肾气充足了,气血就会旺盛起来。所以刺激太溪可以打通足少阴肾经的源头,让经络把新鲜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从而帮助防治与肾阳不足有关的疾病,同时还可以促进激素的分泌,使全身机能旺盛,起到紧致皮肤的作用。

太溪穴主治疾病

4

太溪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既可用来治疗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头昏目眩,又能治疗肾阴虚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心烦心痛,失眠多梦。特别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按摩此穴效果最为明显。

245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