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2015-08-26阅读(6590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猪苓甘淡,平。入脾、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渗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病症,下面我们来看看猪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利水渗湿

1

《药品化义》曰:“猪苓味淡,淡主于参,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临床多用之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病,湿浊带下,黄疸,脚气等。

泄热止渴

2

《本草纲目》云:“猪苓淡渗,气升雨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药性论》也记载说:“(猪苓)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治疟止泻

3

《本草汇言》记载:“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利小便,故前古主主痎疟。”《方脉家宝》中就记载有用猪苓配柴胡、茯苓、半夏、生姜等治疗新久痎疟。又《时病论·湿泻》云:“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浸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阑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治泻之法,《医学入门.泄泻》中云:“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故用猪苓治泻,可以分便小便,从而使湿去泻自止。

利尿

4

健康人试服猪苓煎8g(4次),6小时尿量与尿中氯化物分别增加62%与54.5%,利尿强度比咖啡因、木通或茯苓强。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静注于犬,在增加尿量的同时,井能增加钠、钾、氯等离子的排泄。其利尿机理可能是抑制了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