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是很常见的情况,而刮痧作为中医理疗方法,简单方便且安全,那么中暑后刮痧哪个部位呢?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注意:
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有祛暑清窍的功效,适用于中暑,有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口渴、发热不出汗、烦躁不安、全身疲乏、肢体自觉酸痛等症状者。重症病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有肢体发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全身冷汗,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昏迷、腓肠肌痉挛及四肢抽搐等。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达到出痧为止。
2.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4.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如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更应配合其他疗法,诸如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出痧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的。
当患者出现中暑的症状,比如胸闷、头晕、心慌、四肢无力、脸色苍白、身体发热等,而身边有没有药时,一定要先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驱散外观人群,必要时可打开风扇、空调等制造凉爽环境。
在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后,应当及时解开患者的衣物,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如果穿的过多可适量脱去衣物。
并且要及时帮助患者补充水分以及电解质,如果患者神智清醒,可让其饮用绿豆汤、淡糖盐水等,注意一次不宜过量,可少量多次饮入。
物理降温,在中暑又没有药的情况下能够帮助患者降低体温,能快速解暑。
如果是在户外,可用矿泉水将其衣服打湿使其降温;如果在室内,可在患者额头捂上冷毛巾,或用湿毛巾给患者擦身,如有条件,可以用30-50%的酒精擦浴大腿、腋下、前胸、后背等处,改善患者发热的症状。
中暑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水肿、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休克等,因此一旦发现中暑患者存在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而身边也没有药时,可以将其头转向后仰,并呈现侧卧的姿势,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通知救护车到来。
1个回答Q 狗狗中暑有什么表现怎么办
0个回答Q 哺乳期中暑可以吃藿香正气水吗
0个回答Q 中暑后还能跑步吗?
1个回答Q 怎样预防中暑?
0个回答Q 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个回答Q 怎样预防产后中暑?
0个回答Q 酷热难耐易中暑,宝宝中暑怎么办?
1个回答Q 请问什么是小儿中暑?
1个回答Q 中暑时该吃什么药?
0个回答Q 孩子中暑后哪些不能做,要注意什么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