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 产后护理注意事项 想迅速恢复健康?产后就得这么做!

产后护理注意事项 想迅速恢复健康?产后就得这么做!

2017-07-20阅读(172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从怀孕到生产,妈咪会经历许多生理、心理上的自然的变化。生产后身体会如何恢复正常的状况、应做哪些观察,都是妈咪必须注意的,才能在产后迅速恢复健康,亦能当个快乐的新手妈咪。

产后要注意的并发症

5

产后出血

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内要持续密切观察出血状况,如果自然生产后的出血超过500c.c.,剖腹生产超过1000c.c.就要特别注意。产后出血分早期以及延迟性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内出血,属于早期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好、产程太久、胎儿太大、产道裂伤、胎盘残留,或比较可怕的弥漫性血管凝血病变(如胎盘剥离、羊水栓塞而影响凝血功能)等。

延迟性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到42天的出血,称为延迟性产后出血,多因为胎盘未清干净造成,常在产后几天出现,这时候必须找出原因,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就要给药加上按摩,伤口有问题,必须进行修补,胎盘残留则要加以清除,若是弥漫性血管凝血,必须进行输血。

感染

产后感染以子宫内膜感染占最多。因为生产后,细菌较容易侵入产道、子宫而引起发炎,此外,会阴切开的伤口、剖腹产伤口也可能出现感染、发炎情形。另外像是泌尿道发炎、乳腺发炎等,也是常见的产后感染。一般在产后感染的治疗方式如下:

伤口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切开伤口将脓引出。会阴切开的伤口可同时服用抗生素以及温水坐浴加以治疗。

泌尿道感染:产后细菌侵入膀胱甚至肾脏,都会造成感染发炎,严重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在临床上会先以广效性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细菌培养,再适当的选择抗生素治疗。

乳腺发炎:乳腺红肿热痛若持续2~3周,就要怀疑是否为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时宝宝的口腔会带有一些细菌,也会经由吸奶造成妈妈乳腺发炎。乳腺炎的治疗刚开始可用抗生素,若延误时机而积脓,可能要切开患部做引流。

子宫复旧不完全

子宫会在生产后6周恢复正常大小。妈妈若发现恶露没有从红色转白色,可能就是子宫复原不完全,必须使用子宫收缩剂、抗生素,并且要怀疑是否胎盘残留,须至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清除。

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常发生在生产后。如果是静脉血管性发炎,血栓在血管中不会到处移动;若是非发炎性静脉血栓,血栓会乱跑,若造成静脉栓塞就很危险。治疗时必须依部位而做不同处置:

浅部血栓静脉炎:多出现在小腿处,尤其是怀孕期中有静脉曲张的产妇,比较容易发生。患者必须经常热敷、多休息,并穿着弹性袜。

深部血栓静脉炎:多在腿部。有深部血栓静脉炎的情况,必须卧床、吃止痛药和抗凝血剂。

肺部栓塞:血栓若随着血液进到肺部,会造成呼吸困难、咳嗽、咳血。若经X光检查发现肺部有积水,严重可能造成休克。治疗方式是须将病人头部抬高,给予足够氧气,必要时做进一步插管,甚至请心脏外科医师做血栓清除手术。

产后生理照护10重点

6

产后照护的注意重点包括预防出血(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帮助产妇进行疼痛的缓解,以及帮助产妇身体恢复、体重的恢复等等。产后照顾事项包括:

1.监测血压: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注意血压是否下降,阴道是否持续出血。

2.注意出血量:出血量多要进行输血,并给予子宫收缩药。

3.及早下床:产后尽可能在4~6小时内下床,以减少膀胱胀尿、便秘的机率。第一次下床时,必须有人在旁,以避免跌倒。

4.会阴伤口照护:自然产会阴切开伤口在24小时内要进行冰敷,第二天采温水坐浴方式帮助恢复。剖腹产伤口如果有发炎,要将伤口切开引出脓。

5.注意排尿:如果产后4小时都一直未排尿,为避免造成膀胱水肿,必须进行导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以及增加感染机会。

6.乳房照护:一出生就可让宝宝趴在妈妈身上,做立即乳头吸吮。产后6小时内要做第2、3次哺乳,护理人员会视情况教导产妇喂奶技巧。乳腺必须维持畅通,建议在产后24小时内开始用手挤奶,以确保有足够乳汁分泌。之后亦须每天观察乳房是否有红肿热痛等情形。

7.子宫照护:产后如果子宫一直呈现软软的,代表收缩不好,照护上要给予下腹部按摩,并服用子宫收缩药。假如一压就会痛,或排出恶露有臭味,都可能是感染造成发炎。

8.肠胃道照顾:产后最慢在3、4天要排便,妈咪可多补充水份,多吃高纤维食物,必要时使用软便剂,以减少便秘发生。此外,产后及早下床、及早进食也有帮助。

9.观察恶露:量太多可能是出血,有恶臭可能是发炎。

10.下肢照顾:小腿按压会痛,要怀疑是否为静脉血栓、静脉发炎。轻度可穿弹性袜,重度除了弹性袜,还要服用抗凝血剂。

产后情绪变化不可忽视

7

产后妈咪的情绪问题也是观察及照护重点。生产后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妈咪会感到沮丧,产后1、2周会有莫名的掉泪、挫折感、睡眠障碍等情形。这类心理上的问题,必须有先生和家人的支持,帮忙分担照顾宝宝责任,同时让产妇有情绪发泄的管道。

若未加妥善重视心理的起伏变化,情况严重时,会演变成产后忧郁,可能在产后1~6周出现失眠、饮食失调、焦虑、疲惫、情绪不稳、自觉有罪恶感等现象,甚至有自杀倾向,必须尽快就医,请精神科医师协助治疗,或是使用抗忧郁药物,以免发生自残或杀婴等悲剧。

从怀孕、生产,一直到产后,妈咪生理、心理都会出现许多自然的变化,必须先了解生产后正常的恢复状况,再进一步观察。一旦有异常,必须就诊请医师协助,让妈咪的身心各方面,都能在产后迅速恢复,亦能当个健康快乐的妈咪!

18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