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2015-08-20阅读(136510)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经、肾经、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效。

回阳救逆

1

附子上能阻心阳,中能温脾阳、下能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汇言》称“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回生之殊功。”附子可以治疗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的亡阳证,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欲绝者;亦可回阳救逆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治疗亡阳兼有气脱者;还可以用来治疗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见有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象沉迟无力或者无脉者。

补火助阳

2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

1、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

2、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大便溏泄者;

3、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

4、可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

散寒止痛

3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而有较强的散寒止痛的作用。凡是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使用,特别善于治疗寒痹剧痛者。

强心

4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