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吃什么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吃什么

2017-11-17阅读(9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虽然寓意颇多,但从中医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气不足,气虚,很容易感到累,有点懒洋洋,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气虚百病生,尤其是女人,一旦气虚,对身体危害更大。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1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2

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脾气虚,湿气重,也会使人常感疲倦不堪。

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黄芪最常用的补气药

3

说到黄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药物。

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能。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应用广泛,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黄芪有三大突出特点

4

补气效果非常好

应该说它与西洋参、太子参相比来说,黄芪补气的效果毫不逊色。

味道非常好

咱们常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对于黄芪是不是适用的,它既是一个补气的好药,同时它又是不是那么苦的良药。

非常便宜

黄芪好吃效果好又便宜,是适合老百姓补气的药。对于气虚、气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经常的吃黄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故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和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能用到黄芪。

但需要注意的是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阿拉善盟
113
养生攻略
210
问答
8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