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中医失眠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分为7种类型

中医失眠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分为7种类型

2018-02-10阅读(45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失眠不仅仅影响正常休息,而且让人白天没有精神应对工作和学习,长此以往,会导致精神类疾病。郭士魁对治疗失眠有独到见解,现分享如下。失眠,《内经》谓之“不寐”、“不得卧”,老中医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可分为7种类型。

心肝火旺型

5

常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火热内扰,神魂不安,可见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安神,方用四物安神汤加减。当归12g,川芎12g,白芍10g,熟地12g,栀子10g,何首乌10g,竹茹10g,黄连10g,乌梅6g,枣仁15g,鸡血藤15g。

心阴血亏虚型

6

常由久病耗损阴血,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所致。阴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舌淡红,脉细或数。宜用补心丹滋阴养血安神,药用:党参12g,远志10g,玄参12g,丹参15g,茯苓10g,桔梗10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当归12g,枣仁15g,五味子10g,生地10~15g。

心火偏亢阴血不足型

7

本证乃由心火制盛灼伤阴血,致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心为君火之脏,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张景岳云:“寐本乎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安,神不安则寐不安。”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火盛则神动,神动则神不守舍,故见失眠;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故见怔忡。心火内炽灼伤胸膈故见胸中烦热,阴虚则内热,故见舌红脉细数。治以清热养血安神。可用朱砂安神丸加减,药用:黄连10g,枣仁15g,当归10g,甘草6g,生地12g。方中黄连苦寒清心除烦、泻热安神;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如合并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常合用补心丹、归脾汤以加强养血安神之力,其中兼有脉结代者,多用补心丹,血虚明显者,用归脾汤。

肝肾阴虚型

8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筋脉失养,故腰膝酸软无力。此证可见于更年期之不寐。血虚肾亏明显者宜用归脾汤合二仙汤加减。药用:党参12g,当归12g,仙茅12g,黄柏12g,知母10g。

130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