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2017-10-23阅读(80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从中医学理论来说,失眠多因人体阴阳,气血不调造成心神不安,心失所养,心肾不交,心血不足或思虑劳倦,惊恐伤神所致,要改善失眠症状,除了要调整生活规律,多吃安神补眠食物,还可以通过中医疗法来调理,那么艾灸对失眠有帮助吗?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1

艾灸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中医论证来说,失眠的原因跟人体阴阳不协调有关,而我们的心,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健康程度对身体阴阳平衡有直接影响,通过艾灸对不同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来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起到缓解失眠的效果。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

2

神门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肌腱的桡侧缘。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在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即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

百会穴:在头部,发际正中线直上5寸,即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太溪:太溪位于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位置。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涌泉:足底中,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各1寸处。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阳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约4横指,胫骨侧后缘。

肝俞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治疗失眠怎么治

3

主穴取穴

取神门,心俞,足三里,太溪,百会,肾俞为主穴,灸神门穴能养心安神,灸心俞穴能理气宁心,灸足三里穴能生长气血,灸太溪,肾俞穴能滋阴补肾,灸百会穴能宁静心神。

也可以选用百会,四神聪,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采用早上灸百会,四神聪,晚上灸足三里,涌泉的方法。

配穴取穴

一般睡眠不好的人还常伴随有心情烦躁,抑郁等症状,这种情况可加灸太冲,阳陵泉等穴以行气解郁。

如伴随头晕耳鸣,腰酸痛,口干,手足心热及盗汗等,可加灸三阴交,以滋阴降火。

有的失眠者如容易生气,不思饮食,并伴随腹胀,消化不良,可加灸肝俞,脾俞穴,以调理肝脾。

如有心慌,记忆力减退,多梦,肢体乏力,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可加灸脾俞,三阴交,以健脾补心。

心脾两虚型失眠艾灸方法

4

主要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苔薄。

取穴:灸百会,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印堂穴。

功效:健脾养血,宁心安神。

402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