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颈椎病刮痧刮哪里 颈椎病怎么刮痧

颈椎病刮痧刮哪里 颈椎病怎么刮痧

2018-05-15阅读(155)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骨痹”,“肩颈痛”等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脏腑不足,风寒外袭,劳倦损伤,使气血凝滞,筋骨不利而致,通过刮痧疗法可活血舒筋,通络化瘀,以缓解疼痛,那么颈椎病刮痧刮哪里呢?

颈椎病病因特征

1

本病的发生与颈项部反复挫伤及劳损有密切关系,疼痛的程度因劳累或受寒而加剧,疼痛部位与经络的循行有密切关系。

本病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如见颈项僵硬伴随肩背上肢疼痛,畏寒无汗,舌淡苔白为经脉闭阻型;如痛有定处,颈部有条索状物,上肢沉重麻木,头昏目眩,舌暗,脉细涩为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则见头眩目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细。

经脉闭阻型颈椎病刮痧疗法

2

取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

刮痧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足部昆仑穴。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风池,肩井,天柱,大椎近部取穴,以活血通络;远处取穴昆仑有舒筋活血通络之功。

气血瘀滞型颈椎病刮痧疗法

3

取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血海,膈俞,三阴交。

刮痧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后刮下肢的血海,三阴交。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局部痛点取穴,以疏通颈部气血;而血海,膈俞,三阴交相配伍则调理气血,活血化瘀。

肝肾不足型颈椎病刮痧疗法

4

取穴:风池,肩井,天柱,大椎,肾俞,太溪,太冲。

刮痧顺序:先刮肩颈部的风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腰部的肾俞穴,最后刮下肢的太溪,太冲。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取穴,以疏通颈部的气血,肾俞,太溪,太冲相配伍以补肝益肾。

345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