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生活中致癌因素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大家会接触到致癌因子

生活中致癌因素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大家会接触到致癌因子

2018-04-22阅读(68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一类致癌物是指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的物质,所以大家需要对这类物质高度警惕。而大家常吃的咸鱼,其实就在这个范围内。目前已经确定的一类致癌物有87种,比如黄曲霉毒素、亚硝酸胺类混合物、马兜铃酸等。这些名字是不是特别绕特别陌生,别担心,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归纳了含有这些成分的常见食物,以及日常生活中大家会接触到的来源。

发霉的花生

1

发霉的花生、自榨花生油是黄曲霉毒素的重灾区,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一颗花生霉变,最好把整包花生都扔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极易牵连霉变。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坚果类食物是另一个重灾区。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并漱口。

咸鱼咸菜

2

在我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腌制咸鱼、咸菜,这些腌制后的食物不仅好吃,而且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简直一举两得。但是,好吃背后的代价却是沉重的。研究表明,咸鱼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胺类混合物,长期食用腌制食品,诱发鼻咽癌的概率是正常人几十倍。所以为了健康考虑,停下吃咸鱼的筷子吧!

烤肉

3

有关吃烧烤致癌的说法由来已久,其实这一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并非谣言。烤肉、烧烤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苯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是癌症诱发的直接因素。长期吃烤肉、烧烤类食物,直肠癌和结肠癌风险比普通人高30%。除此之外,大量吃煎炸肉类的女性,比吃新鲜肉类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槟榔

4

嚼槟榔会让人感觉兴奋、放松,因为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它们可以让神经兴奋,有明显成瘾、依赖作用。然而正是槟榔素等生物碱,是诱发口腔癌的直接元凶。有研究表明,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南亚、东南亚地区,口腔癌患者比例占据全世界的60%。除此以外,嚼槟榔会造成口腔黏膜的反复损伤,这也是其致癌因素之一。

735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