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那些致癌的谣言可信吗?

那些致癌的谣言可信吗?

2015-10-10阅读(1089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很多跟健康有关的话题屡屡出现的人们的手机中。如:癌细胞偏爱甜食;微波炉加热会致癌;千滚水不能喝会中毒……这些话题引起人们的不安和恐慌。

疑问5:筷子3个月不换会致癌?

5

近日,一条“筷子也致癌”的微博热传,称普通筷子使用3—6个月后,由于食物、洗涤剂及空气、餐柜内残留物附着,颜色会发生改变。此时,筷子会孳生各种霉菌,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医生表示,筷子上一旦出现霉斑,就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要立即更换。

辟谣:发霉的筷子一定要换 清洗筷子有讲究

木质和竹制的筷子,一定要保证干燥,如果没有发霉而且干净清洁,不一定非要3个月就要换一批。

但是,筷子一旦出现霉斑,就要立即更换。因为发霉的筷子,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木质和竹制的筷子定期用沸水煮半小时,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尽量不要把筷子放在密闭的空间里,洗筷子时不要抓着一把用洗洁精猛搓,这样很容易使筷子变粗糙,产生许多细小的凹槽、裂纹,导致微生物残留。

疑问6:车内空气污染会致癌?

6

微博上一直在流传一种“汽车空调致癌说”,称车内材质会释放毒物质“苯”,产生毒素而使人致癌。这条微博消息一经发出很快获得数万次转发评论。

辟谣:太夸张,但汽车长时间暴晒,人进车内最好先通风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市室环境监测站检测结果显示,虽然经暴晒后的汽车内苯的含量微小,但是甲醛的含量却严重超标。测验结果显示密闭后的新汽车甲醛含量高达0.22㎎/m3,驾驶了3年的汽车内甲醛含量也达到了0.14㎎/m3。而《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甲醛的浓度不得超过0.10㎎/m3。

专家提醒,尽管“汽车空调致癌之说”有夸大和虚假的成分,也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暴晒后的车内空气中的苯或者甲醛的含量足以导致癌症,但其中给予的危险警醒不能不令人提高警惕。在目前的情况下,车辆长时间密闭暴晒后,市民进入车内最好先打开车窗通风,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

屯溪区
7
养生攻略
87
问答
31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