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人体容易湿气重,恰好家里还有一点绞股蓝,不知道这个饮品喝了能不能去湿气呢?
绞股蓝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
湿气重的人会有肢体倦怠、疲劳乏力、少气懒言、消瘦或肥胖水肿、不思饮食等症状,而绞股蓝含有的多种皂苷成分以及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矿物质具有抗疲劳、减肥降脂、清热解毒、促进皮肤和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有利于人在湿气重的时候饮用。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备注:如有以上1—2种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组成:绞股蓝15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50克。
制法:先将绞股蓝分别洗净,切碎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用中火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取浓汁约150毫升,备用。将薏苡仁、赤小豆分别拣杂,淘净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薏苡仁、赤小豆熟烂呈黏稠状,加绞股蓝浓煎汁液,拌和均匀,继续以小火煨煮成羹,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温热利湿,滋阴健脾。
主治:体倦乏力,四肢困重,头晕眼花,食欲缺乏。
组成:绞股蓝15克、金钱草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绞股蓝与杜仲叶先用温水洗一下,将两者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调入红糖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材料: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材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2、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材料: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
做法: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材料: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材料: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
做法: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春夏季感受暑湿后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饮用。
艾叶可温经止血、祛寒止痛、行气活血、祛湿排毒,“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对春季除湿邪效果很好。具体艾灸祛湿穴位如下:
1.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3.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拔罐去湿是民间一种很传统的中医去湿方法,能一定程度上驱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拔毒泻热、调整阴阳平衡、解除疲劳。但需要在专业的拔罐医师下进行。
汗蒸透过高温使人体毛孔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汗水和积聚在体内的毒素,能够起到和好的祛湿排毒减肥的作用,建议一周汗蒸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即可,长期坚持可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运动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足部有三阴经和三阳经,足部受药后通过三阴三阳传入相应脏腑,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睡眠,可以安全的排出体内湿气和有害毒素及重金属。
使用方法
1、先要清洁皮肤表面、贴前热水泡脚十分钟更佳;
2、取出足贴,有透气孔一侧贴于皮肤上;
3、将带有药包的胶布牢固贴在足底,应以涌泉穴为中心贴敷6~8小时。
4、每日睡前将苗谷大山足贴贴于足底相应位置(睡觉时以身体平躺效果最好),8个小时睡醒后或第二天起床后撕下足贴,用温水和纸巾清洁足底。
5、每日贴一次(睡觉前贴,睡后拿下),双脚同时贴,坚持每日使用,一个月恢复身体健康。
0个回答Q 绞股蓝山楂茶的怎么泡
0个回答Q 绞股蓝和罗布麻哪个好
0个回答Q 绞股蓝绿茶冲泡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0个回答Q 绞股蓝和什么搭配吃最好
0个回答Q 绞股蓝绿茶怎么泡
0个回答Q 绞股蓝和绿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0个回答Q 绞股蓝可以和绿茶一起喝吗
0个回答Q 绞股蓝不适宜和哪些食材搭配冲泡
0个回答Q 绞股蓝枸杞茶怎么泡
0个回答Q 绞股蓝和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