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 安胎期间要注意什么 哪些情况需要安胎

安胎期间要注意什么 哪些情况需要安胎

2017-09-13阅读(107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一些孕妈妈自怀孕后一直都有出血的情况,所以不得不卧床安胎休养。那么究竟什么情况孕妇必须采取安胎措施?安胎真的要卧床直到生产吗?

卧床安胎恐造成的6状况

5

肺水肿,控制水分摄取

长期卧床可能造成骨质流失,必须多补充钙质。

由于注射安胎药物,孕妇容易出现肺水肿情况,要很注意水分的控制以及呼吸情形,检查是否会喘。

肺水肿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倘若孕妇出现呼吸困难,有时必须紧急生产否则会引发生命危险。

每天巡房时,医师会检查孕妇的胸部是否有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倘若有,即会降低药物或注射利尿剂来缓解。

活动会受限而骨质流失,补充钙质

长期卧床可能造成骨质流失,必须多补充钙质。不过现在孕妇长期卧床安胎的比例较低,通常安胎到34周,如果胎儿的健康与成熟度都良好,即会让她提早生产。

血液循环不佳,引发静脉血栓症

卧床时,最好将脚部提高,甚至可考虑穿弹性袜以减少血液循环不佳,而引起静脉血栓症。

站立性的低血压

可能造成孕妇出现头晕、低血压情形,所以下床时的动作要缓,最好有人搀扶,以免突然头晕或脚部没力。

便秘

另外,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便秘,通常会请孕妇多吃蔬果类食物,视情况开立软便剂。

产后合并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出血

由于长期使用子宫收缩剂安胎,产后可能造成子宫收缩不佳而引起产后出血。

因此生产完后要按时按摩子宫,注射助于子宫收缩的药物,若未改善,则赶紧就医治疗以免造成危险。

8种状况不得不放弃安胎

6

大量使用安胎药,子宫仍持续收缩

尽管使用了高剂量的安胎药,但孕妇仍持续的子宫收缩,甚至子宫颈扩张超过4公分以上还无法停止,此时必须放弃安胎,进行生产。

当子宫颈扩张超过4公分时,继续安胎的机会不大,还是会让孕妇先安胎,并注射肾上腺素,等候48小时待肾上腺素作用到胎儿,促进胎儿的肺部成熟度,再准备生产。

确定有子宫内感染

尤其是有破水的孕妇,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子宫内感染的情形。当子宫内发生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发烧、腹部疼痛、胎心音减速等,此时要赶快生产。

因此在安胎过程,倘若破水合并子宫内感染,即使胎儿体重不足,但破水感染增加胎儿与孕妇的生命危险,因此必须放弃安胎,并视情况施打肾上腺素以促进胎儿肺部成熟,待48小时候进行生产。

怀孕大于34周,出现破水

重度的子癫前症或妊娠毒血症都是起因于怀孕。

一般而言,会让破水的孕妈咪安胎到34周,接着开始准备生产。怀孕34周以后胎儿的成熟度多半不错,万一遭受感染,其危险性大于早产,因此通常会建议生产。

34周以后,胎儿的体重约为1800~2000公克,以目前小儿科的医疗可以处理得很好,这时生产可以避免羊水感染。

重度的子癫前症

重度的子癫前症或妊娠毒血症都是起因于怀孕,有时候让胎儿留在母体内不见得能控制良好,不妨进行生产,对于宝宝与孕妇的健康会比较好,而且妈妈的血压亦能得到控制。

有畸胎现象

如果在安胎过程,经由超音波检查发现胎儿有畸形的情况,进行羊膜穿刺以检查胎儿的染色体,如果确定染色体异常或胎儿严重畸形,则建议放弃安胎。

胎儿窘迫

安胎时,会藉由胎儿监听器来观察是否出现胎儿窘迫或心跳减速的现象,如果确定有,进一步观察是否因脐带绕颈或胎盘功能不好引起,倘若经由评估确定不适合继续安胎,会紧急采取生产。

胎盘剥离合并大出血

倘若孕妇出现胎盘早期剥离,并造成严重的出血、引起母亲凝血机能不佳,此时要赶快放弃安胎进行生产,否则大量出血对于妈妈和胎儿都会产生危险。

怀孕已严重影响孕妇健康

当怀孕已经严重影响到健康,造成心脏衰竭或肾脏衰竭等,此时不建议继续安胎,否则对于孕妇本身或胎儿都会造成危险。

做好功课,保护自己和宝宝

7

掌握妇科病史与内科疾病

怀孕的间隔时间不要太密集。

对于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孕妈咪,最担心的就是怀孕状态不佳而需要安胎,对此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妇科病史与自身内科疾病,与医师进行充分的讨论。

例如:若因内科而持续在吃药,像糖尿病、气喘等,先征询医师意见,是否需要停用药物、或以其它药物替代?并了解药物是否会造成畸胎。

另外,尽量不要高龄怀孕,而且怀孕的间隔时间不要太密集,与上一胎至少距离6个月以上,以一年到一年半为佳。进行试管婴儿时,尽可能避免多胞胎妊娠以免增加早产风险。

除此,计划怀孕的妇女可在怀孕前补充一年以上的叶酸,如此可降低早产机率。怀孕前的体重别低于50公斤,否则易引起早产现象。

一旦怀孕后,产前的照护要特别谨慎,定期产检,观察是否有流产或多胞胎。而日常生活中尽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体重增加10~15公斤。

工作时间避免太长,亦不要长时间站立、提重物等,并戒除不良习惯,像抽烟、饮酒等。

怀孕12周测量子宫颈长度,预防早产

目前医学发现早产的比例似乎难以降低,也在着手研究是否有方法可以提早发现早产的迹象以进行预防。目前较公认有效的是在怀孕约12周时测量孕妇的子宫颈长度。

尤其孕妇在前一胎有早产情况,或这胎是多胞胎等,都会增加早产风险,因此建议先测量子宫颈长度。根据研究发现,子宫颈长度小于25mm,会增加早产机率,正常约为40mm。

一旦确认子宫颈小于25mm,可每天给予200毫克黄体素,从阴道里给药以减少早产机会。

另外,孕妇应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觉得是早产迹象就要赶快就医。原则上,当出现规则性宫缩、产前的阴道出血、一直觉得有下坠感或便意感,都可能是早产迹象。

平安生下健康宝宝是每个孕妈咪的衷心期盼,除了定期产检和保持身心最佳状态,一旦出现流产或早产的警讯,要把握时间立即前往医院,现代的医学发达,大多数的孕妇都可成功安胎。

33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