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为什么不能吃隔夜菜

为什么不能吃隔夜菜

2015-08-12阅读(1184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不断有人提醒:别吃隔夜菜,致癌!话很惊悚,须得细辨:一夜之间,食物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说不吃隔夜菜,不仅是说烹饪好的剩菜,还包括那些买了后没有及时做、“隔夜”再炒的蔬菜。那么为什么隔夜菜不能吃呢?

为什么不能吃隔夜菜

1

隔夜菜让人忌讳的,主要是隔夜菜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亚硝酸盐。摄入亚硝酸盐多了,人体会中毒,食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约3克可致死。更令人耿耿于怀的,是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以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可诱导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等。

隔夜菜怎么产生亚硝酸盐

2

亚硝酸盐从哪里来?要讲亚硝酸盐,先得说说它的前身——硝酸盐。

在植物性食物中,几乎都可以检测到硝酸盐的存在。一些蔬菜,如菠菜、大白菜、甘蓝、韭菜、萝卜、芹菜、甜菜,都含有大量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对人体不存在毒性作用。但转化为亚硝酸盐之后,性质就大变了。

蔬菜被收割之后,蔬菜本身含有的还原酶被释放,硝酸盐被转化成亚硝酸盐。此外,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细菌,也可以实现这种转化。也就是说,蔬菜被收割之后,只要保存上一段时间,就有亚硝酸盐生成。

少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没什么危害。亚硝酸盐食物含量测定标准为“蔬菜每千克不超过4毫克,肉每千克不超过3毫克”。如果超过了这个量,说明受到了污染。

警惕生蔬菜亚硝酸盐超标

3

从硝酸盐到亚硝酸盐的转化速度,跟蔬菜种类和储存条件密切相关。像菠菜等硝酸盐含量本来就高的绿色蔬菜,在运输分销过程中,很容易就超过了“每千克4毫克”的国家标准。曾有不止一篇文献报道,菜市场买回的白菜,亚硝酸盐就已经超标——也就是说,只要蔬菜没有在收割后马上被吃掉,“隔夜”再炒,亚硝酸盐就会增加。

细菌催生亚硝酸盐

4

蔬菜加热煮熟后,其中的还原酶失去了活性,产生亚硝酸盐的这条途径就被截断了;而细菌在烹饪的过程中,也被杀得差不多。可以说,烹调的处理,有助于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不过在保存过程中,会有一些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而已经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这又导致亚硝酸盐的增多。

到底是熟菜还是生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从而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这取决于“炒菜——包装——冷藏”的操作条件。

如果是罐头包装的蔬菜,别说“隔夜”,“隔周”“隔月”也不见得有多大变化。而我们家庭打包的食物在保存时,很难做到完全与空气隔绝,这样就不可避免亚硝酸盐的产生了。

浔阳区
724
养生攻略
211
问答
22
积分

大家都在搜